4您现在的位置: 上海 > 沪上风情 > 上海趣谈 > "双城记"——上海与北京

"双城记"——上海与北京

[ 07-12-5 14:08]    作者:        录入:jianlijuan    进入论坛
关键字: 上海    北京    城市   

 ——北京是一座“national”的城市,上海则是一座“international”的城市。

    ——7月3日,上海酷热难当,回来时,已是八点半光景,但路上仍是热烘烘如蒸笼一样。回到家中,浴后暂感清爽,但到窗前,仍感觉一股热气扑面而来。趁此无聊时光,记下六年京城生活和两月沪上短栖的一点感悟。
    
    北京,千年古帝都,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凭政治中心领导地方;上海,近代繁华地,金融、时尚引领四方,借经济优势傲视他乡。两大都市,互不相让 ,京派、海派之争萦绕耳旁。本文无意就两大都市之长短作一全面比较,仅从气候、交通、环境、人文、生活大方面胡侃几句,不能成一家之言,请诸看官原谅。

    一、气候
   
    通常人们认为北京气候较为恶劣,并不适合居住。在北京六年,她的夏日酷热、冬天严寒、春秋的风沙与短暂、一年四季的气候干燥和少雨都常被我辈诟病。但到得上海,却发现原来所向往的南方都市气候也不甚美妙。

    上海近年来夏季气温升高很多,晚上没空调就没法睡觉。而最致命的区别是,上海湿度大,闷热,出汗时身体如同油裹,并且晚上降温不明显;北京湿度小,干热,出汗时蒸发迅速,如同脱水,并且昼晚温差大,降温明显,还有轻风,感觉凉爽。而冬天,北京绝对天寒地冻,但室内暖气,生活还算舒畅;上海室外不算冷,但室内没暖气,在家裹得严严实实,不知做何是好,简言之,冬天北京没有户外运动,上海没有室内运动。

    上海的春秋非常美,不像北京,来去匆匆,实在太短暂,令人留恋。
  
    二、交通
   
    北京的马路设计以行车为第一要务,因此极为宽阔,马路两旁或是高楼,或是围墙,门面很少,如果有,多半是家饭店,因此北京人没有夜晚散步长街的习惯,高楼围墙,实在不知道看什么好。上海的浦东、浦西则是两种风光,浦东和北京一样,马路宽敞,路旁高楼围墙,但绿化非常的好,人行道也很宽阔;浦西的路就很窄,支线往往是两车道,而且高架桥下全开辟成马路了,路旁全是接连不断的各式店铺,路窄、店多,亲和力强,晚上走着感觉就很爽。

    北京的公交车剩余空间很大,还有那种座位少而空地多的,并且双节车厢的很常见,总之一切设计都以装尽可能多的人为目的;上海的公交车都还不错,座位多而空地少,(当然上下班时还是一样挤满了人),单节车厢,并且空调车比例很大,还配液晶电视,有很多真正的无人售票车,不像北京,无人售票是指有人收钱但没人找零。北京公交车很早就休班,上海则常常晚到十点,甚至还有夜班,“不夜城”生活可见一斑。北京公交相对便宜,还有月票,但上海却恰恰相反。
 
    从线路而言,北京的一号线和环线线路设计得很奇怪,从建国门到复兴门两条线平行一大段,间隔只有一站,城区覆盖面很窄,城铁站呈一个倒U字型,联在环线的两端,就像一个把圆画扁了的小孩又生硬地在外面补了半个圈,如果设计师也在画圆,那感觉就非常的儍;上海地铁一号线和二号线的设计则非常科学,两条线十字交叉,覆盖面非常的宽。从硬件环境而言,北京的地铁是脏乱差的典型,空气混浊,车辆破旧,还是人工撕票,不知这种落后的检票方式给京城的大妈们创造了多少就业机会,但效率之低不容置疑;在上海坐地铁是一种享受,地铁站干净宽敞,服饰店、食品店、书店、手机配件店是标准配置,自动售票(当然也有人工的)、自动检票相当方便,月台通风良好,还有若干大幅液晶电视、候车座椅,液晶还显示车次到达时间(虽然不太准);车辆很新,很干净,并且配有液晶显示器,但主要用于播放广告,还有很恶心的广告。
   
    到上海后,很怀念北京一块二的夏利,因为上海行情是两块,并且十元起步价只管三公里,但车不错,桑塔纳2000、小帕,不同公司的车颜色不一,一目了然,的哥态度也非常好,还打领带、戴手套,和北京的大老爷们大不一样。

    三、环境

    当年初到北京时,被北京郊区的破败所惊倒;去年初到上海时,为浦东新区的繁华所倾倒;现在回头看来,每座城市的霓虹灯后,都隐藏着不为人知的贫穷和辛酸。不过相对北京,上海的对比更为极端。
 
    上海居住环境的差以前也有所耳闻,但到了后才真正的体会到生活艰难。到现在,上海的老胡同里一家人挤在一居室里的也大有人在,从繁华的南京路走过一两个街口,从弄堂里的阴暗与狭窄就能看出人们居住环境的恶劣。浦东的房子倒不错,不过这两年贵得吓人,真怀疑自己在上海何时才能买到一套房子?
但另一方面,浦东的小区建设却比北京好得多。北京所谓的小区,就是一圈围墙中间几栋楼,再栽几棵树;而浦东的小区绿化率很高,往往还有绿地与花台,很是漂亮。

    四、人文

    全国没有一个城市像上海文化这样与外界格格不入,也这样被人非议。上海是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但上海人则是一个相当封闭的小团体,要融入其中相当困难。以笔者看来,上海人可概括为三个特点:人际关系疏远,注重家庭生活而淡泊人际交往,人与人间交往甚少,距离感明显;过于精明,注重实际利益,不看长期,只重眼前,人情货币化,更有甚者,见了便宜就沾;排斥外地人,这种表面上未必体现,例如街头问路,会得到热情回答,但深入到心理层面,这种排斥还是客观存在。简言之,欢迎你作客上海,但排斥你扎根上海。

    正是这种文化上的巨大差异,使外地人很难融入本地圈子中来,从而使外地人和本地人成为两个相互背离的群体。笔者所见的多数外地人,在工作之外基本很少和本地人有什么往来,听人说,有人在上海呆了七八年之后,发现自己还是没有融入到这座城市中来。此外,虽然是两个圈子,但上海文化对外地人的同化作用却也是客观存在。(笔者另有专文论述)

    相比之下,京派文化的包容度则很高,身为政治文化中心的京城还是更有兼包并蓄的王者气概,在北京根本感觉不到本地文化对自身的阻碍。因此,对于注重人际的人来说,上海的人文是一个很大的障碍。

    五、生活

    对大部分人而言,北京基本没有什么夜生活,夜幕降临街上就车多人少;而“夜上海”的生活明显要晚很多,纵然不去什么泡吧喝茶,在街上闲逛也是一种享受。

    上海物价比北京高,交通很贵,没有月票,地铁按里程计费,如果出门,一天交通费动辄十多块;现在西瓜居然一块一斤,真是怀念北京的四毛钱,据人称,上海夏季的菜价相当于北京冬天的价位,看来差距确实明显。

    上海雨水多,并且滨海,所以空气清新,尘埃少,城市感觉很干净,而北京雨水太少,粉尘污染严重,城市感觉很脏。
 
    篇幅所限,仅将两地差异作一管之见,其实青菜萝卜各有所爱,因此,聊作此篇,博君一笑而已。

 

  
 
网站群热点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