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您现在的位置: 上海 > 沪上风情 > 上海地标 > 上海最新最热门的咖啡馆

上海最新最热门的咖啡馆

[ 07-12-5 14:08]    作者:        录入:jianlijuan    进入论坛
关键字: 上海    热门    咖啡馆   

上海最新最热门的咖啡馆

  散漫而愉快的七天长假已经过去,当我们重新拎起公文包回到人头涌涌的城市中心,却突然发现在我们正迎面撞见了这个城市一年中最好,也是十分短暂的季节。

  阳光正好,空气也适宜,目前还暖洋洋,街上有穿着超短裙与高跟鞋的姑娘,西区马路上的梧桐叶子沙沙地作响。有人暂时还处在长假过后,无心上班的迷思里,有人则一门心思地想要在周末寻找怡人去处,默默回味长假里在海滩边度过的好时光。

  所以,我们觉得,这个时候,应该和你来谈论一下咖啡。懒骨头们可以利用咖啡来提提精神,有机会借拜访客户名义跷班的家伙可以抽空在咖啡馆消磨大半小时,顺便补充下整个夏天都因为没有晒到太阳而缺乏的维生素D。无论你是咖啡爱好者,还是咖啡馆爱好者,在凉爽的秋季,都可以愉快地享受到一杯热乎乎咖啡流过血液带来的怡人感觉。

  正如我们采访的一位咖啡馆老板所说,每个咖啡馆都是一样的,除了咖啡、简餐,都是一间房,采光充足,有座位,有书报杂志看——但每个咖啡馆提供的内容不一样,适合的人群也不一样。所以,我们按照不同的类别介绍了一些城里最新,或者是最热门的咖啡馆,也教你如何利用不高的投资在家里煮出一杯香浓咖啡,希望你能够从中挑选出最适合你的那一杯。

  最后,请千万不要再提“我不在咖啡馆,就在去咖啡馆的路上”。喝咖啡只是一种单纯的享受,不是一种标榜。再说,现在再用咖啡来标榜自己,也未免有些太落伍了,要知道,现在连小龙虾店都懂得在餐巾纸盒上印:“我不是在吃小龙虾,就在去吃小龙虾的路上。”

  当季主义咖啡馆

    出售咖啡、阳光和剥离噪声的空气

  我们的城市里,什么才是奢侈品?是价值40万元的爱马仕鳄鱼皮Birkin包,还是一双标价6000元的Jimmy Choo晚装高跟鞋?事实上,同样因为稀缺的理由,温暖的阳光,洁净的空气,安静的空间,也被列为城市中的奢侈品。所幸它们倒也并不昂贵,找一个地方喝喝咖啡,就能兼收并蓄。

  这个季节,去这一类的咖啡馆最好。以前在新天地有许多这样的咖啡馆,但这两年,有点人头涌涌的意思,坐在那里倒更像是以前淮海路襄阳路口的海上星,看人的意思居多。

  城市山民 复兴西路133号

  从复兴西路的橱窗看过去,城市山民应该是一家本土设计师制造的服装与饰品店。但走进店里,你才知道别有洞天——店堂后面有个大后院,一小半是玻璃棚,一大半是貌似随意,却每一根花草都好像被精心“拗”过造型的露天后院。大树底下是小小石径,紫藤花架下有木头桌椅,靠着围墙有铺着草席的地坪,院角甚至挨着一个隔壁洋房住户搭出来的鸽子棚,鸽子在笼里咕咕地叫,而阳光把每个人身上镀出一层毛茸茸的金边。

  或者,你也可以坐在开着冷气的玻璃天棚下,有松软的长沙发,也有竹制的扶手椅。水吧供应各色咖啡,咖啡杯具都是设计师自己的作品,也有摆在白漆刷过的蒸笼里拿来卖的,很受顾客欢迎。最有趣的是伊的餐牌,找书法人士手写,字字遒劲,内容偏偏是“美式咖啡贰拾元”——有人说这里的后院生活很中国,也很陶渊明,但手捧一杯香喷喷的咖啡,倒也觉得中西结合,并无矫情之意。美感,是人类相通的东西。

  New Heights 外滩三号七楼

  严格地说来New Heights并不是一家咖啡馆,但你尽可以把它当咖啡馆用——到哪里去找那么奢侈的大片露台、蓝天和江景?秋高气爽,一杯咖啡就能换。

  写字楼路线咖啡馆

    出售咖啡、忙碌感和劈情操的空间

    星巴克

  原来位于中信泰富一楼的星巴克,被万宝龙号称“全亚洲最大”的店铺占领,星巴克则占领了地下一层原来Wagas的地盘,Wagas只能去大昌烧味,而大昌烧味,不见了。

  在北京的中粮广场,有上班的白领说,每天不吞下两杯星巴克的咖啡,就觉得不能加班。想必对于南西的许多上班族来说,中信泰富这间位于城市商务地带中心的星巴克,也赋予了他们同样的精神力量。

    Costa

  现在,又有了Costa。这个英国牌子进入中国起,就直接和星巴克竞争。星巴克售卖的是无线上网办公的忙碌感,商务人士开小会的商谈地,以及就近从两家不同公司溜出来喝杯下午咖啡的姐妹淘窝点。而Costa,同样的连锁形式,同样的商务区店铺策略,它坚持的是标榜自己的咖啡品质,强调自己是“手工咖啡”,调咖啡的咖啡师手艺决定了你喝到的咖啡好坏——为了强调这一点,他们会每年举办一个全球自家店铺的最佳咖啡师比赛,今年的中国最佳来自港汇广场那间商场中庭咖啡馆,并且会被送到英国去比赛。

  无论是星巴克还是Costa,无论它们向我们卖什么,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写字楼下,有这么一间还算上台面的咖啡馆——或者,这才是它们最大的卖点。

  外国人主义咖啡馆

    出售咖啡、欧洲风情和外国面孔

  这个城市的西区有许多标榜欧洲风情的咖啡馆。它们的店堂设计得就像任何一个你在欧洲电影里看到的小咖啡馆一样;如果能搞定有关部门批准,它们就一定会尽力在路边搭出一排露天小餐桌;如果它的老板自己就是外国人,那店里一定坐满了各国人士,连服务生都是开英文的菲律宾脸:毕竟,在上海,真正觉得生活里完全缺少不了咖啡馆的人,不是老克勒,就是外国人。

  坐在这样的咖啡馆里,有些人会高兴,因为觉得足不出上海,就能体会到大体还像那么回事的欧洲风情。有些人就会不高兴,因为默默地就觉得被英文、法文、意大利文完全地孤立了。

  马里昂巴 安福路55号

  英文报纸糊的天花板,沿街的露天小桌子,既复古又欧洲。虽然露天座挨着的安福路车来车往,不过毕竟挨着话剧中心,常见胶框眼镜的文艺青年坐着聊天——老板也算是尽力了。

  Vienna Cafe 绍兴路25弄2号

  老式洋房底楼,门面小得只开一扇门,后面有个天井。桌子挨着桌子,外国面孔们坐在那里聊天喝咖啡,有人抽烟便烟雾缭绕——风格的确非常欧洲,有文艺点的说“那扇门是时空之间,推开进去,你就在欧洲了”。

  La Bella 永福路127号

  一间酒吧,一间咖啡馆,一间看起来十分“East meet West”的家居店,西区安静的小马路——外国人在上海的生活方式,目前看起来大致如此。

  朴素主义咖啡馆 出售价廉物美的咖啡、好书和待在人群中的温暖

    Boonna Cafe 

  新乐路上那间小小的Boonna Cafe,一度是一道文艺青年测试题——如果你没有去过那里,还竟敢自称“文艺”?(好吧,其实是小资,只不过小资太out了)然后文艺青年们竞相抢夺那个临街的落地窗位置,因为有阳光,有风景,沙发也舒服,可惜那个位置如今已被江湖上称为“可遇不可求”。

  但事实上香港老板Jeffery一点也没想过把咖啡馆做成那么“拗”的样子。他开的咖啡馆趣味和初衷都非常单纯——让咖啡馆就是咖啡馆。他提供价廉物美的咖啡,好吃的芝士蛋糕和简餐,色彩浓烈的墙面,在大家买不到碟片的年代想办法放好电影,无线上网的空间。有些人就是在周末端着电脑在那里坐一天,其实他完全可以待在家里,但在咖啡馆,只需一杯10元的咖啡,你就能买到待在人群中的温暖。

  Box ha Cafe 新闸路1093号

  这一间是Boonna的姐妹店,店堂宽敞不少,装修与Boonna风格一致,打车到梅龙镇的票显示0.6公里,也有一个大窗户可以晒到阳光,咖啡仍然很香,芝士蛋糕和鸡排饭也一贯地好吃,而且都便宜。

  地方大了,他们就有一整排落地书架。架上摆满了所有全本的《LonelyPlanet》,可以翻阅,也可以八折购买新书,另一排书架则是大量三联趣味书籍,比如讨论红斑狼疮和盘尼西林的《药物简史》。不要谈什么情调,也不要劈什么情操的话,赖在那里喝喝咖啡看看书,度过一段愉快又朴素的时光,刚刚好。

  
 
网站群热点Hot